正文

流行性疾病预防小知识

流行性疾病预防小知识

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第二小学校 2017-12-20 09:58 发表于四川

     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。冬季寒潮多,气温变化大,易着凉,常会引起发烧、咳嗽、胃肠感冒、疱疹性咽峡炎、手足口等疾病。为了预防冬季流行性疾病的蔓延,使孩子们远离疾病,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些疾病的病因、症状以及如何去预防。


普通性感冒


主要表现:咽喉痛、鼻塞和流鼻涕、流眼泪、打喷嚏、轻度发热、头特别,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,发病周期短。




流行性感冒

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表现为:高热、畏寒、头痛、肌肉关节酸痛,全身乏力、鼻塞、咽痛和干咳,少数患者可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,病初2—3日传染性最强,病后7日任由传染性,通过空气飞沫传播。


图片
图片


普通性感冒和流感防治


1

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,注意保暖;


2

增加户外活动,增强体质,提高抵抗力; 让孩子多饮水、多吃水果,适当补充维生素;


3

注意通风,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;


4

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;


5

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,要勤洗手。



流行性腮腺炎

流腮症状有倦怠、畏寒、食欲不振、低热、头痛等症状,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,局部疼痛,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,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,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,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。腮腺肿大可持续5 日左右, 以后可逐日减退 。全部病程约 7-12 日 , 可 并 发睾丸炎、卵巢炎、脑膜炎等 。


预防

及时隔离患者,隔离治疗21天。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 ,流行季节注射“麻腮风”疫苗提高免疫力, 返校复课时必须持疾控中心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进班。





水痘

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、疱疹痂疹为特征,传染性强,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。


预防

除注意空气流通外,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,隔离患者后全部疹退为止(隔离治疗14天),返校复课时必须持疾控中心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进班。



手足口病

主要表现:轻微的发烧,口腔内部出现水泡,有时会伴有疼痛感,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。病后1-2 天,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,多见于患者手指、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,但不痒不痛。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,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。


预防

做好环境、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,饭前便后要洗手,预防病从口入。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公共场所,减少被感染机会。注意幼儿的营养、休息,防止过度疲劳,降低机体抵抗力。注意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,返校复课时必须持疾控中心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进班。




      最后,祝愿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远离疾病的困扰,快快乐乐地学习,健健康康地成长。